为贯彻与落实中电科集团深度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战略,中电科集团下属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科普天”)、氦星光联(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氦星光联”)与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忆芯科技”)于6月25日杭州之江实验室,在中国国际促进协会常务理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执行会长史亚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原航天六院院长谭永华)、中电科普天科技董事长周忠国、中电科网通院通导部副部长张冬、之江实验室天基中心副主任李超等嘉宾见证下,中电科普天总裁沈文明、氦星光联董事长谭俊、忆芯科技董事长沈飞分别代表三方签约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与深度战略合作协议。
该联合创新中心旨在深入参与“三体计算星座”构建、高速星间通道/星地通道关键技术攻关以及高速星链联合运营等方面。并与之江实验室王坚主任、之江实验室赵志峰总工进行深入会谈。三方成立的联合企业研发中心将依托中电科集团和中电科普天科技在卫星、通信以及微波星地收发方面深厚的研发与生产能力,氦星光联在100Gbps/400Gbps星间/星地激光通信终端、激光星地收发、核心器件研发能力,忆芯科技在存算一体化、AI+算力芯片设计与生产能力,为之江实验室提供强大的存算传一体化卫星、激光-微波-路由集成解决方案和高速星间/星地数传能力。同时,周忠国董事长表示希望通过中电科普天科技平台,能够深入参与“三体计算星座”建设,并参与联合运营该星座。会议期间,王坚主任表示之江实验室全面聚焦于1亿P算力的在轨与应用,为此要完成不少于一千颗算力卫星的发射入轨,非常欢迎中电科普天科技参与建设“三体计算星座”,希望该联合创新中心能够为之江实验室提供更多更高算力卫星,并希望“三体计算星座”能够在联合创新中心的合作下获得更多商业化的认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谭永华主任表示,“三体计算星座”是颠覆性的创新星座,改变了当前航天传统的卫星构型和运行方式,将原本独立的、小规模、零散的卫星通过“三体计算星座”的融合,实现异厂家、异星座之间大规模的互融互通与集中计算。谭永华主任同时也指出,由中电科普天科技-氦星光联-忆芯科技发起联合企业创新中心的成立,将全面推广“三体计算星座”的应用范围,不仅在国内诸如“东数西算”、“地数天算”的应用,更促进了全球跨境、跨洲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全球实现数据与算力的再分配,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史亚政会长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科技产学研交流合作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示精神,科促会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参与推动了央企民企与之江实验室的三体星座战略合作携同,在很短时间内企业创新中心及深度合作协议的达成签约,充分体现了创新之城杭州的效率,之江实验室的开放,国企的担当,民企的活力。
中电科普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ICT融合服务,业务覆盖公网、专网通信、智慧应用、智能制造,是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通信供应商及特种电路板制造商。
氦星光联专注于星载激光通信终端及高速数据服务,产品涵盖宇航级光电器件、卫星激光载荷等,拥有全自主供应链。
忆芯科技主营存储主控及AI存算一体芯片研发,提供企业级存储及边缘计算解决方案。